不同于一些在规范化路段的城市道路测试,AutoX于今日(8月23日)发布了一段城中村自动驾驶测试视频。面对一些人类驾驶员都或许会感到棘手和心累的场景,测试车辆仍做到了超过37分钟0接管,而且依旧是没有安全员和远程遥控的「纯无人」自动驾驶。
这次测试选择在出行量较大的傍晚,测试车辆采用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微波雷达的第五代系统Gen5,路线以城中村内支路和城市次主路为主,道路环境复杂。
根据视频内信息显示,视频已经过4倍加速,反推回去的全程测试时间约为37分钟。在无车辆保护、车内无安全员监管的情况下,系统自动完成了所有的驾驶任务,未出现脱管或报警提示。 尽管在这段公开的测试视频中,没有提供周边环境建模的三维可视化内容,也缺少车速、加速刹车踏板等车辆信息,但不妨碍对这套系统进行个初步了解。城中村内行人、非机动车、汽车、违法占道车辆的复杂环境,是与城市道路最大的差异之一。在这次测试中,AutoX测试车遇到了多次无序混行的路况,甚至还有一次近乎直接在人群中穿行,但都在自动驾驶系统的操作下顺利通过。这种交通参与者数量庞大且无秩序的环境,最为考验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与城市道路不同,后者虽然也会面临混行问题,但大多数还是仅要考虑周边车辆。前者要不但要同时感知数倍以上的交通参与者,而且行为动机也不像汽车般有迹可循可寻,难以做出决策。从根本而言,自动驾驶系统对每个周边交通参与者的行为预判,都是在做一种博弈,但这种博弈的几率却不相同。如城市道路车辆因为有交通规则、道路条件限制,预判的成功率较高,而城中村的行人、非机动车,却难以找到行为规律。这种情况下,系统也就被迫变得保守。 视频中,AutoX测试车在城中村和城市道路的两种表现,也反映了这一点。在城中村行驶时更为谨慎,识别到前方影响通行的行人时,往往都会及时刹车,保持住较大的安全距离。但在城中村前后的城市道路上,测试车就表现得更为自信,跟车、通过无红绿灯路口都没有多少犹豫。城中村内,各种难以预先学习的非常规道路环境,也是自动驾驶的另一难点。AutoX测试时也遇到了闸门、占路摆放的不同障碍物、非标准道路等情况,但都顺利通过。测试车进入城中村时,被临时帐篷占据自方车道,但没有犹豫就跨过允许借道的黄虚线,在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博弈中,顺利通过。在这个场景中,存在道路不规则、标线不清晰,出口有收窄闸门的问题,但测试车几乎没有任何额外的动作,径直开了过去。在遇到路边违停车辆时,测试车也没有死守前进路线,而是在交规允许的范围内,变道完成超越。只是在回归自己道路时,受到了对向车辆影响,选择保守让行后通过。测试车还遇到了一段没有任何道路标志,突然出现一片空地连接两侧道路的情况,测试车仍顺利找到了路线。城中村内的无保护路口也是另一难点,不但存在无红绿灯、路口错位、布局不合理等各类情况,车辆视线、道路参与者感知判断难度,也会随之增加。AutoX在测试期间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无红绿灯保护的情况下,多次完成直行、左转、右转。一次在城中村的无保护路口左转中,不但有行人、非机动车等多方干扰,车辆左侧还有两台三轮车遮挡住视线,但测试车仅在两次能识别到左侧道路的间隙稍作减速,就顺利完成无保护左转。另一次无保护左转过程中,测试车识别到后方驶来的电动车速度过快,而且前进路线重叠,所以提前减速让行。以电动车经过时的速度来看,如果未让行双方可能会出现事故。 另外,城中村由于缺乏车位,有很多汽车都选择就近在路边违规停放,所以也造成了仅有单条车道可正常通行的情况。这种路况带来的会车问题,也是自动驾驶系统的博弈难点,自己与对方谁来让车?自己让,怎么顺利找到让车点?对方让车后,自己怎么在非标准路线通行?AutoX测试车在城中村遇到了多次相似场景。第一次与对向车辆交汇时,测试车认为自己应该享有路权,不但没有退缩,还通过远近灯光切换提示对方,最终对方让车顺利通过。在另外一次单车道交汇中,双方车辆距离狭路出口都很远,测试车选择连续两次倒车,腾出足够空间,两台车互相绕行对方成功通过。 遇到突来的车辆,AutoX的处理手段比较老练,不太容易被对方影响节奏,更多是保持原本路线和速度,让对方超过。如果躲避不开,也会缓慢减速,没出现神经质的急刹。如果只是如并入并出、路口相遇等正常的交会,AutoX自己享有路权,则在对方未影响自己前进路线的时候,基本都看不到避让或明显减速。AutoX测试车能够实现城中村的环境识别与自动驾驶,第五代系统Gen5的硬件设备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套系统采用视觉与雷达的融合方案,全车共有28个8百万像素的车规级摄像头,每帧像素总和超过2.2亿,但雷达方案更加出色,车顶2个颗128线激光雷达、周边4个64线盲区激光雷达、8个能够识别到高度信息的4D毫米波雷达,这种配置程度只能用夸张来形容。这次在非标准的城中村完成自动驾驶,离不开雷达布局带来的感知能力,而这是纯视觉方案现阶段难以通过机器学习做到的。 而且,AutoX的这种方案并非「堆料」,随着传感器增加同步激增的海量数据解析任务、不同传感器数据间的融合判断,都对自动驾驶系统的软硬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难度系数实际在大幅增加。AutoX因此也自主研发了核心计算平台XCU,该平台采用英特尔CPU+英伟达GPU+赛灵思FPGA的架构,整体算力达到2200Tops,可支持L4/L5级别自动驾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