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库
PRO通讯会员
SOTA!模型
AI 好好用
登录
AI每日精选
AI每日精选28条
研究与技术
字节跳动开源高性能分布式训练框架BytePS
近日,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开源一款高性能分布式深度学习训练框架 BytePS,BytePS 同时能够支持 Tensorflow、PyTorch、MXNet 等开源库。
阿里AI打破视觉对话识别纪录,机器看图说话能力比肩人类
近日,在第二届视觉对话竞赛 Visual Dialogue Challenge 中,阿里 AI 击败了微软、首尔大学等十支参赛队伍,获得冠军。竞赛结果显示,阿里 AI 以 74.57% 的准确率获得冠军,将上一届比赛的纪录提高了 16.82%。在相同的数据集中,人类的准确率仅为 64.27%。阿里 AI 的突破在于提出了「递归探索对话模型」,综合集成了图像识别、关系推理与自然语言理解三大能力,它通过高效利用标注信息学习出模仿人类认知复杂场景的思维方式,能够有效识别图片里的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推理出图片所描述的事件内容,并通过对上下文进行有效建模,理解人类提出的问题及真实意图,给出自然准确的回复。
对于余震模式预测,一个神经元比深度神经网络更具信息性
Reddit 上一篇论文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它提出深度神经网络在预测余震上的信息还不如一个神经元。以下是论文摘要:《人工智能预测地震余震》,这篇来自 Nature 的新闻标题是基于 DeVries 等人(2018)的结果,他使用深度学习(DL)和静态应力特征工程预测了余震的空间分布。使用接收器工作特性(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度量,作者发现深度神经网络(DNN)产生 AUC = 0.85,而 AUC = 0.58 经典库仑应力。他们进一步表明这个结果是物理上可解释的,各种应力指标(例如绝对应力分量之和,最大剪切应力,von Mises 屈服准则)解释了大部分 DNN 结果。我们在此澄清 AUC c.0.85 已经使用相同标量指标的 ROC 曲线获得并且通过 2017 年的同一作者。这表明 DL - 事实上 - 与简单的基线模型相比并没有改善预测。我们用概率术语重新表示 2017 年的结果 ogistic 回归(即,一个神经网络节点)并使用 2 个自由参数与 DeVries 等人使用的 13,451 个参数获得 AUC = 0.85。(2018)。我们进一步表明,测量距离和主震平均滑动可以用来代替压力,产生改进的 AUC = 0.86,再次用简单的逻辑回归。这表明到目前为止,提议的 DNN 没有在该领域提供任何新的见解(预测性或推论性)。
AI 生成宇宙三维模拟,准确率和速度远超预期
天体物理学家第一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复杂的宇宙三维模拟。结果是如此快速、准确和强大,甚至创作者也不确定它是如何工作的。研究者表示「我们可以在几毫秒内完成这些模拟,而其他'快速'模拟需要几分钟时间,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准确得多。」 该项目基于一个叫的深度密度位移模型,简称 D3M,但这并不是研究人员最大的惊喜。真正令人震惊的是,如果某些参数被调整,D3M 可以准确地模拟宇宙的外观 - 例如宇宙中有多少是暗物质 - 即使模型从未接收到任何那些参数变化的训练数据。「这就像图像识别软件,有很多猫和狗的图片,但它能够识别大象,」研究员解释说。「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俄罗斯谷歌」开源梯度增强决策树 CatBoost
号称「俄罗斯谷歌」的俄罗斯最大网络公司 Yandex 近日开源了一款名为 CatBoost 的开源梯度增强决策树。该算法是一种用于决策树上的梯度提升算法,具有快速,可扩展以及高性能等特点。该款算法由 Yandex 研究人员以及工程师开发,被用于 Yandex 搜索,推荐系统,个人助理,自动驾驶汽车,天气预报和许多其他任务。
麻省理工学院利用开放域对话系统自适应进行交互式人工评估
构建开放域会话代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目前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单回合评估的事后判断,并不能在真实的交互环境中捕获对话质量。来自麻省理工的研究团队近日在一篇论文中对交互式人类评估进行了研究,并引入了一种新的,模型不可知的,与数据集无关的方法来近似它,并开源了交互式评估平台和该团队所收集的数据集。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自我游戏场景,对话系统能够在其中自说自话,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会对例如对话轨迹上的情感以及语意连贯性等对话组合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能够比迄今已知的任何自动度量更好地捕获对话模型的人类质量。
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公布 1.5B 参数神经假新闻检测器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公布了其 1.5B 参数神经假新闻检测器以及生成器 Grover 的代码以及模型检查点。该团队在 GitHub 公布的内容如下:Grover 生成器的代码(以 lm / 为单位),涉及将模型训练为跨领域的语言模型; Grover 鉴别器代码 ;用于从 Grover 模型生成的代码;在 realnews / 中制作自己的 RealNews 数据集的代码;在线免费获取 Grover-Base 和 Grover-Large 模型的模型检查点。
产品与应用
中国移动推出首张5G元素电话卡,优惠价10元/月
6 月 27 日,中国移动推出首张 5G 元素电话卡——移动花卡宝藏版。据介绍,使用该电话卡的 25 周岁以下客户,自动享受月费优惠价 10 元/月;25 周岁以上,套餐月费 19 元。套餐资源包括国内流量每天 1 元 1GB,不使用不收费;3 个亲情号免费畅聊。还有专属权益,包括部分 App 定向免流及会员权益。(中国新闻网)
首都机场将启用「停车机器人」
本月底,首都机场长期停车区的机器人智能停车场将试运行,技术差停不好车或担心找不到车位等烦恼,机器人可代为解决。首都机场将成为全国率先使用停车机器人的机场。未来,大兴国际机场也将引入「停车机器人」。
百度景鲲:截止今年3月,小度智能设备激活量达2.75亿
6 月 27 日消息,在中国移动「千兆引领 生态赋能」合作大会上,百度副总裁景鲲表示,截至 2019 年 3 月,小度助手智能设备激活数量 达 2.75 亿,小度助手月语音交互次数达 23.7 亿次。小度产品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方面,景鲲介绍,小度产品已经占到接入和家固话设备的 56%,固话号码绑定率高达 70%。(TechWeb)
中国联通发布首批自主品牌5G终端产品
6 月 26 日下午,中国联通在 2019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了首批自主品牌 5G 终端产品。其中,CPE N 系列的两款新产品目前采用高通 X55 芯片、支持 sub 6G NSA/SA 双模的首批 5G 数据终端产品。
高通智能手机芯片获德国官方机构认证
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已获得德国网络监管机构的认证,随着移动支付等应用越来越普及,该认证将推动智能手机安全性的下一代芯片发展。该公司称其 Snapdragon 855 移动系统芯片(SoC)获得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BSI)的批准,该机构的认证「已知产品质量非常严格并得到全球认可」。(路透社)
大公司新闻
中国电信与华为共同发布5G「超级上行」联合创新解决方案
在 2019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电信和华为公司共同发布了5G「超级上行」联合创新解决方案,可实现 TDD/FDD 协同,高频/低频互补,时域/频域聚合,进一步提升数据的上行能力,降低时延,为垂直行业应用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搜狗与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发布全球首个「AI 虚拟法官」
6 月 27 日,搜狗与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发布全球首个「AI 虚拟法官」,旨在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在线智慧诉讼服务中心为民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线上诉讼服务。在服务中心,「AI 虚拟法官」可以实时在线为用户提供「智能导诉」服务。这也是搜狗分身技术藉由 AI 合成主播在媒体领域全面应用之后,在司法领域的首次落地。
软银丰田自动驾驶汽车联盟扩大,再增加五家日本汽车制造商
6 月 27 日消息,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 Corp)和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的自动驾驶汽车合资企业 Monet Technologies 将从另外五家日本汽车制造商那里获得投资,从而使其联盟影响力大增。消息人士称,马自达汽车公司(Mazda Motor)、铃木汽车公司(Suzuki Motor)、斯巴鲁公司(Subaru Corp)、五十铃汽车公司(Isuzu Motors)以及丰田子公司大发(Daihatsu),将各持有该合资公司少数股份。
滴滴与广汽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 ,包括无人驾驶等领域
6 月 26 日,滴滴出行与广汽集团签署了《深化合作框架协议》,继 2018 年 4 月滴滴与广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在车辆推广及定制化、汽车运营、网约车、无人驾驶等领域形成更为深入的战略合作。此外,移动出行项目「如祺出行」在近期上线,广汽将向如祺出行投放产品;滴滴提供技术平台、供需匹配和交易策略、运营和司机服务、司乘体验优化、营销与品牌建设、客户服务响应和处置体系建设等。
高新兴发布5G车联网战略和城市级商用车联网解决方案
6 月 27 日消息,在 MWC19 上海展会上,高新兴科技集团正式发布 5G 车联网战略,并推出了城市级商用车联网解决方案。据了解,高新兴的车联网发展将集中在四个层面:一是和主机厂的合作,将是高新兴重点关注的层面,2019 年将突破更多新的主机厂商,增加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机会;第二是后装市场,尤其是面向运营商市场和公司重点行业客户市场;第三是路侧设备的部署以及边缘计算设备部署,这是高新兴未来在市场拓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第四是云平台部署,高新兴积累了大量智慧交通项目建设运营经验,尤其是涉及到大的智慧交通管控平台等等,这也是未来车联网领域非常核心和关键的要素。
爱奇艺与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建立「5G 终端联合研发中心」
近日,爱奇艺与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在上海 MWC 期间举行 5G 终端创新应用联合研发实验室揭牌仪式。双方在 5G 网络切片、5G 网络边缘计算 MEC、大数据、MR/AR/VR、4K/8K 超高清视频等相关技术方面展开合作,并建立「5G 终端联合研发中心」。中联通将向「实验室」提供研发场地、5G 应用相关内场及外场试验环境等;爱奇艺提供混合现实、增强现实试验环境等。
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签署「5G智慧场馆」战略合作协议
6 月 26 日,在上海世界移动大会期间,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签署「5G 智慧场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正式启动「5G 智慧场馆」全方位合作,重点推进包括 5G 智慧场馆创新应用及 5G 网络技术方案在内的两项重大方案联合开发及应用。
中兴通讯与斯洛伐克电信运营商Slovanet签署5G商用合同
近日,斯洛伐克电信运营商 Slovanet 与中兴通讯签署 5G 商用合同,双方确定在 5G 建设上深入合作。Slovanet 希望利用 5G 频谱的优势,快速启动 5G 部署,从而在技术上领先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用户。(中证网)
美光科技恢复向华为部分发货,库存提振
美国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公司表示已恢复向中国技术进行部分出货,并仍预计其芯片的需求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恢复,周二晚些时候其股价将下跌 10%。美光首席执行官 Sanjay Mehrotra 表示,在审查了美国禁止向中国电信公司销售产品的禁令后,这家位于爱达荷州的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芯片制造商在过去两周内恢复了供应部分芯片。Mehrotra 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确定我们可以合法地恢复配送当前产品的子集,因为它们不受出口管理法规和实体列表限制的约束。」(路透社)
行业动态
上海黄浦区与光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打造人工智能覆盖示范区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政府与光启集团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黄浦区新型智慧城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资源及优势,以光启的光电传感覆盖、雷达追踪、高性能建模与高并发计算等尖端技术为支撑,将黄浦区全面打造成人工智能覆盖示范区。
北京5G基站超5000个,覆盖城市核心区、冬奥会相关园区等区域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方面表示,5G 商用牌照的发放标志着 5G 商用元年已到。数据显示,目前北京铁塔公司交付给 3 家运营商的 5G 站点已超 5000 个,覆盖了北京市城市核心区、冬奥会相关园区、世园会、大兴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目前,市通信管理局与市城管委正共同开展在不同区域选取不同类型的城市灯杆,开展建设 5G 基站的试点工作。(北京日报)
专家建议,欧洲应禁止人工智能进行大规模监视和社会信用评分
独立专家组 AI HLEG 负责向欧洲委员会提供建议,以支持欧盟立法者确保人工智能发展「以人为本」的既定目标。近日,专家组公布了其政策和投资建议。 在一份非常详细的 50 页文档中,专家建议,不要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大规模监视和对欧盟公民进行评分,呼吁彻底禁止「人工智能大规模评分」,还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为国家安全目的对人口进行全面监视。(TechCrunch)
投融资
单细胞大数据公司百奥智汇获得IDG资本A轮投资
6 月 26 日,百奥智汇科技有限公司(Analytical BioSciences Limited)宣布近期完成来自 IDG 资本的 A 轮投资。公司创始人张泽民教授表示,百奥智汇将利用这笔资金加快推进面向人类医学的单细胞基因组研究能力、特别是建立单细胞大数据平台、智能分析流程和深度解读方案。
「来也科技」合并「UiBot」进军RPA市场,完成3500万美元B+轮融资
6 月 27 日消息,人工智能企业「来也科技」宣布完成与 RPA 创业公司「UiBot」合并;「新来也」同时宣布完成 3500 万美元 B+轮融资,进入 RPA+AI 市场;本轮融资由凯辉创新基金领投,老股东中双湖资本和光速中国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招募 RPA 产品研发和销售人才,增强 NLP、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加速来也科技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全行业的商业化落地。
日本印度建联合基金,注资 1.87 亿美元支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为了加速非洲两国的技术发展,印度和日本正联合推出一项新的 1.87 亿美元(12.98 亿卢比)的基金,用于投资 100 多家科技创业公司。据报道,该基金将专注于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相关的风险投资。日本投资者将筹集 150 亿日元或 1.4 亿美元,其余资金将来自印度投资者。
Uber 收购西雅图创企 Mighty AI,以推动发展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近日,Uber 收购西雅图的一家创企 Mighty AI,该公司主要开发计算机视觉模型的培训数据。该交易今天结束,并得到两家公司的确认,但是具体条款尚没有披露。Mighty AI 首席执行官 Daryn Nakhuda。(强大的 AI 照片)「强大人工智能团队使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用户体验技术构建了大规模标记技术,」Uber 软件工程副总裁乔恩托马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训练我们的人工智能对于扩展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至关重要,我期待将 Mighty AI 的技术与我们现有的标签自动化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发展。」(Geekwire)
登录
后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
去登录
文章库
PRO会员通讯
SOTA!模型
AI 好好用
文章库
PRO通讯会员
SOTA!模型
AI 好好用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