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需要用三脚架固定,长时间曝光才能拍出的星空,现在双手拿手机就可以拍出来。
在拍摄远处景物的时候,这款手机强大的传感器可以给照片留下前所未有的真实细节:
这并不是个概念机型,而是正在流行的旗舰。11 月 22 日,vivo 正式发布了 X90 系列,这代手机除了首发天玑 9200,搭载自研芯片 V2 等重要升级之外,大杯和超大杯机型一英寸传感器的影像能力实现了突破,超越了人们的期待。
从夜景到运动再到远距离,vivo X90 系列在所有焦段和拍摄环境中都能拿出上佳表现。说起来,这次 vivo 的目标也不谦虚——要让专业摄影师把 X90 Pro + 当作「备用相机」。
在目标实现之前,「手机加一英寸大底」已经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打造最强一英寸感光元件
说起数字摄影,你可能会想到那句「底大一级压死人」。在专业相机领域里传感器尺寸是个重要参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面积越大,感光面积就越大,成像质量就越好。
在手机上,这样的尝试不是第一次。早在 2014 年,松下发布了一款造型奇特的手机 Lumix DMC-CM1,被认为是一英寸传感器上手机的鼻祖。其支持手动设置光圈、ISO 等数值,RAW 格式图片和 4K UKD 视频拍摄。
直到今天,这款手机的摄影效果依然出众,不过作为「能打电话的相机」,它售价 1000 美元起,并没有在消费级市场掀起风潮。2022 年 6 月,索尼推出了 IMX989,逐渐被搭载上高端机型,一英寸传感器才有了普及的趋势。
vivo 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实现的效果却异乎寻常的好。为了调出优秀的效果,vivo 在影像上投入了业内顶尖的研发团队,面向芯片、计算摄影、传感器、镜头马达等硬核技术,突破了 SoC 和安卓系统的固有限制,进行了一系列硬核科技研发。
「大底」最大的好处就是进光量更多了。X90 系列上的索尼 IMX989 是当前手机上应用的最大面积图像传感器,四合一像素尺寸达到 3.2μm,感光面积比上一代提升 77%,在拍摄天空、夕阳等渐变色彩时还原非常准确,能够拍出此前没有的细节,且画面纯净度极高,不需要算法去脑补。
vivo 对这块大底进行了工艺技术的深度「定制化」,使用 AOA 动态光学校准工艺进行精细化组装,做出了业内第一的 F1.75 大光圈,进光量比普通的一英寸高出了 24%,相比上代 X80 Pro 提升了 43%,这番改进提升了成像虚化效果,减少了紫边。
然后是覆盖全系全镜头的蔡司 T * 镀膜,以及包括 81.6 高阿贝倍数的单反级玻璃镜片。在 X90 系列中,vivo 在一英寸镜头上新近引入了 ALC 亚波长仿生结构镀膜,在镜片表面形成了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纳米级结构,减少了表层折射率,实现光线零反射,相比上一代使用的 ALD 镀膜反射率均值降低 42.8%。
这样的镀膜覆盖了多达七个镜片,和 X90 Pro + 上的 SWC 超低反镀膜组合,可以提高透光性,并更好地消除复杂光源环境中的眩光和鬼影。
除此之外还有 IR 色素旋涂、双低反 AR 镀膜等大量工艺,能上的全上了,其中的一些还是 vivo 独有。vivo 手机的影像能力一直可以站在第一梯队,背后的基础在于深度定制与联合研发,从 IMX 766V 到 IMX 866RGBW,再到 GNV 莫不如此。在一英寸的 IMX989 上,vivo 继续发挥长处,打造出了强大的 1 英寸影像体验,与其说是突破,不如说是厚积薄发。
全流程的算法加持
比起相机,手机拍照的优势在于计算摄影,能提升体验的方向包括色彩、夜景、人像、运动、视频等场景。在传感器硬件的自研技术保证下限之后,vivo 以移动端算力为支撑,在图像处理的全流程上进一步提升了一英寸大底的上限。
为了能够让手机比肩专业影像设备,vivo 打造了光学感知系统、臻彩还原引擎、超清画质引擎、算力加速引擎的四大影像技术模块。从光线捕捉开始,高效地记录和处理图像的色彩、影调和画质信息,从而实现了优秀的基础成像。
这个过程的开始是让所见即所得,随后是减少数据损失,在「超清画质引擎」中,光学超分算法通过对镜头的缺陷建模分析,恢复了约 35% 的损失信息,再用 Denoise、Demosaic、Deblur 等模块的耦合训练,经过 1 亿多次的场景训练,形成了系统性的 AI 画质提升方案。
下一步是输出准确色彩,上一代 vivo X80 系列上推出的「智能白加黑减」功能可以像人类摄影师一样自动根据主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调整曝光。在 X90 上,vivo 又将 AE 训练集拓展至原来的 5.5 倍,在痛点场景上进行了影调优化,将曝光准确性提升了 14%,让成像观感更加通透立体。
在这一切之下,是自研芯片 V2 与深度联调的 SoC 作为算力基础,CV 异构加速引擎和 VDNN 深度学习加速引擎分别针对传统 CV(计算机视觉)算法和 AI 算法进行优化,不论是和联发科还是骁龙,都配合得很好。
经过数字影像算法的整合提升,X90 系列在很多场景上的表现令人惊艳。手持星空摄影能让你拿着手机几秒钟就能拍出星河,其中全新的自研分离式控制防抖技术使得暗光拍摄能力相比上代提升两倍,CIPA 标准达到了四级防抖水平。
传感器升级到一英寸之后进光量多了,大幅升级的 AI PD 极夜对焦技术,能利用 675 个相位对焦点在更为极端的环境下实现精准的对焦。
通过一英寸硬件和自研抓拍技术,X90 系列在业内实现了唯一的低于 30ms 超低快门延时,速度比肩专业相机,大幅提高了成片率。
还有很多发布会上来不及介绍的技术,包含全行业唯一可以调参的 14Bit superRAW、视频 LOG 模式、8K30 帧录像、最高 12800 ISO 的手动扩展、实时 EV 灰卡白平衡校准,以及视频录制时 10 张 / 秒的 JPG 连拍。最后,所有拍摄都可以在蔡司自然色彩与 vivo 鲜明色彩两套体系下进行选择,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效果。
不论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用户,都能用 X90 系列拍出好照片。由一英寸主摄领衔的 X90 影像系统实现了全焦段覆盖,成为了一台你永远不会忘带的备用专业摄影器材。
深耕硬核科技
X90 系列上的一英寸大底具有里程碑意义。从炫技到走向主流,从手动调校到 AI 智能优化,通过硬核技术的积累,人们多年以来用手机代替专业相机的尝试,历经八年在这款旗舰手机上终于有了眉目。
面对大方向的问题,vivo 的做法坚决果断:持续在设计、影像、系统、性能这 4 条「长赛道」上发力,预判未来 3-5 年核心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场景,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探索更加硬核的技术。
从现在回看 X 系列发展的 10 年,vivo 一步一个脚印,在 2020 年的 vivo X50 上带来了微云台;在 X60 系列与蔡司达成战略合作;在 X70 上定义了蔡司 T * 镀膜技术标准;到 X80 系列,在自研芯片 V1 + 强大的算力支持下,vivo 与蔡司实现了「电影感」的蔡司 Cinematic 虚化风格。
今年,vivo 明确了坚持联合创新和自主创新两大影像战略:在联合创新方面,vivo 与蔡司等上下游厂商共同研发光学系统;自主创新的一面,则是不断加码算法和影像芯片研发,软硬协同规划并持续升级,不断突破算力和应用场景边界。
对此,vivo 和蔡司合作成立了联合影像实验室,双方仅在 X90 系列上的共同研发就历时长达 20 个月。
通过芯片、OS、影像三大核心赛道的技术创新,vivo 构建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一步步爬升到行业的顶尖,成功抓住了高端市场的窗口期。在 2022 年,vivo 已经接过了高端安卓手机的大旗,成为了高端安卓旗舰的销量第一。
至于 vivo 的领先幅度有多大,在 X90 的发布会上 vivo 就表示,一些 vivo 在两年前推出的技术,很多其他品牌直到今年的旗舰机上才开始用。现在,vivo 的目标是「做全行业最好的手机」。
时常有人会问,vivo 站上今天的位置到底做对了什么?
现在,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