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入深水区的时候,我们面临的不是 AI 解决不了问题,而是 AI 解决一个问题自身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可能比带来的好处更多。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商汤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近日召开的 2022 中国算力大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说道。
过去十年,人工智能经历了第三次发展浪潮。这个由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的概念,终于等到了春天,在大数据和高性能算力的支撑下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一系列新的挑战逐渐浮现。
作为人工智能黄金十年的亲历者,商汤很早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再往下走一步,AI 发展需要的又是什么?从最顶尖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到落地各行各业的 2 万个商用人工智能模型,再到 SenseCore 商汤 AI 大装置…… 当时代更需要通用、开放的、共享的基础设施,商汤义不容辞。2014 年 3 月,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自主研发的 DeepID 系列面部识别算法准确率达到 98.52%,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超过人眼识别准确率,突破工业化应用红线。为了探索计算机视觉算法商业化落地的更多可能性,2014 年 10 月,汤晓鸥和徐立、王晓刚、徐冰、杨帆等联合创办了商汤科技。商汤科技是第三次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的佼佼者,自成立以来,商汤在 AI 四小龙的营收规模对比中始终位居前列。八年间,商汤及联合实验室已在各学术顶会发表论文超过 700 篇,在各项竞赛中赢得超过 70 个世界冠军。同时,商汤提出的上万工业级算法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持续落地,其中基于视觉算法的开源项目 OpenMMLab 目前在 GitHub 已经拥有超过 5 万 Star,并成功向研究者和业界开源上千个模型。十年之间,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带来的改变是颠覆式的,但瓶颈已现。在近日举办的 2022 中国算力大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林达华指出:「当人工智能进入各个行业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生产链条很长。在很多场景下,响应每一个具体需求的成本和代价都是非常高昂的。如果想让人工智能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需要突破一个新的红线——成本。」另一个观察是,最近 40 年来,信息化技术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整个人类基础科学的演进速度明显减慢。一些困扰了人类几十年的科研问题,还在等待关键性的突破。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AI 大装置(AI 云)事业群总裁杨帆提到,纵观人类基础科学的发展史,真正驱动大量创新的,很多时候往往是超脱出归纳、超脱出推理的,也被称为「天才的脑洞」。机器或许能够做出类似的「猜想」,协助人类或代替人类推动整个科学体系的进步。最近两年,一系列重大成果证明正在逐步证明「机器的猜想」的可能性,比如 DeepMind 的 AlphaFold 已经拥有了预测蛋白质 3D 折叠形状的能力,破解了生物学界出现五十年之久的蛋白质分子折叠问题。此外,在物理、化学、天文、材料、生物、医药等等方面,人们都寄希望于 AI 带来更多的突破。未来,AI 很可能会成为突破人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认知边界的重要武器。但这些全新的科研范式,以及动辄万亿参数的巨量模型,对今天的算力提出了非常巨大的需求。杨帆认为,AI 再往下一步发展,必须由 AI 基础设施来提供大规模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的支撑,更加规模化、高效率、低成本地发挥技术本身的价值。这个结论在众多的产业数字化场景中是成立的,AI 基础设施必须要像水和电一样平价,且要兼顾长尾场景的应用。数字经济时代的未来想象空间,全依赖于此。因此,行业巨头纷纷投身于新一代 AI 基础设施的搭建之中,其中也包括商汤科技。今天 AI 所需要的计算力和过去二十年的信息化、云服务已经大不相同。传统云服务提供计算,但存储占据了更大的比重。而 AI 基础设施中计算的占比远远大于存储,还要支持各种不同异构的硬件结构,更依赖专用的硬件和软件。从 2019 年开始,商汤科技就着力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 商汤 AI 大装置。凭借多年的核心技术积累、产业赋能沉淀以及开源生态建设,商汤已构建形成了集大规模 AI 算力、工业级 AI 算法、开放式 AI 平台与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级 AI 超级计算平台。SenseCore 商汤 AI 大装置将计算基础设施、深度学习平台、模型层三个部分有机整合,可实现批量的算法模型生产、部署和迭代升级。在深度学习平台层,商汤科技的 SenseParrots 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之一。SenseParrots 支撑千亿级别的大规模人工智能,能够同时调度超过 2000 块 CPU 为单一模型进行训练,加速效率超过 90%。在模型层,商汤科技迄今已搭建超过 46000 个商用人工智能模型,将行业数周的开发时长缩短到几个小时,开发效率持续提升。商汤还联合多家知名实验室打造了 OpenMMLab、OpenGVLab、OpenDILab 等开源平台,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 11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 多万用户正在使用这一开源体系。在计算基础设施层,不同于传统云服务的数据基础设施,在帮助行业做智慧化转型的道路上,商汤选择了人工智能算力(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Center)的方向。今年 1 月,投资 56 亿的商汤科技旗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AIDC 一期项目在上海启动运营。作为 SenseCore 商汤 AI 大装置计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理承载,AIDC 占地面积 13 万平方米,一期机柜数量 5000 个,一期工程的设计算力为每秒 3740 Petaflops(1 Petaflops 为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是亚洲最大的超算中心之一。AIDC 的启动运营,进一步提升了 SenseCore 商汤 AI 大装置的模型生产效率。SenseCore 商汤 AI 大装置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也是商汤 AI 业务的基础,支持着商汤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软件平台的持续创新,以及在超大规模集群并行训练、蛋白质折叠研究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工作。
在 2022 中国算力大会上,商汤科技宣布了一件大事:与山东省淄博政府共同打造「中国北方 AI 算力创新中心」。围绕 AI 算力创新中心建设,商汤科技在论坛上宣布与淄博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依托 SenseCore 商汤 AI 大装置强大的算力和算法能力支持,双方将在 AI + 新型智慧城市、AI + 智慧工业平台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通过发挥商汤行业领先的技术与资源优势,推动「AI + 公共安全及社会治理体系、AI + 旅游、AI + 制造、AI + 智慧工业」等创新应用,营造富有活力的数字生态。凭借领先的原创 AI 技术能力以及对山东本地传统产业的深耕,商汤科技此前已成功助力山东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能遥感、智慧医疗、智能汽车等多产业发展,加速了 AI 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赋能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以智能驾驶为例,青岛一汽依托商汤科技 AIDC 提供的强大算力支持,利用商汤深泉 AI 算法训练平台,对收集的大量冲压板材质量缺陷样本进行深度学习,生成专属算法模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检测工序中专用相机,预置相应的缺陷检测算法进行实时判断预警,有效提升了检测的稳定性和缺陷检出率。2021 年底,商汤科技登陆港交所时,徐立曾说过:「先有持续的大规模技术投入带来创新,再有商业模式发展,这是一条罕有人走的路。」在商业极具不确定性的时代,押注长期价值,的确需要更多的勇气。少有人走的路,不一定不正确,只是会辛苦一点。但在每一次时代更迭中,要想引领真正有价值的变革,没有一条路是不辛苦的。从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到赋能百业的 AI 大装置,商汤科技正在走向实体经济的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