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4月,五部门规定换电车型不受「30万元新能源补贴上限」约束起,换电模式开始重新变成热门话题,鼓励换电的政策也在不断出台:同年5月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此后陆续确立相关标准,今年10月底工信部又决定于11个城市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目标推广换电车超过10万辆、换电站逾1000座。
近日另有消息传出,国家能源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即将出台。参照此前起草的征求意见稿,该意见针对不同场景细化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鼓励向V2G、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快充转型,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
换电模式加速落地
目前,换电模式的落实工作已在加速进行。工信部在《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纳入其范围的11个城市包括:综合应用类城市8个,重卡特色类城市3个。
根据工信部的介绍,综合应用类城市将聚焦乘用车、商用车等多领域,重卡特色类城市将聚焦重型商用车领域,试点目标是加强技术研发、加快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换电模式车辆应用、形成充换电互补良性发展生态。
以规划的10万+辆车、1000+换电站总推广目标来看,试点工作将足以构建出覆盖技术、运营、监管、生态等多维度的换电体系。尤其是试点工作几乎包含了各类民用、商用车型,这意味有机会提前积累出各类换电体系的推广经验,未来根据需求快速复制。
作为三个重卡特色类城市之一的唐山,针对其主要的钢铁企业成品运输需求,设计了「三纵一横」干线换电网络,目前已累计建成7座换电站,有5座位于钢铁企业厂区内,2座是在高速路上的干线换电站,最终总投运换电站不少于60座。
根据原有规划,唐山市计划在试点期内,落地运营换电重卡2600台,建成投运换电站不少于60座,成立电池资产管理公司2家,换电运营示范企业5家,届时可节约柴油消耗18亿升,减排二氧化碳473万吨。
在另一个综合应用类城市南京,也规划有近100座主要服务于市政工程用渣土车的换电站,并在项目初期明确了电池包规格、换电连接器、通信协议等标准,解决了本市渣土车的电池包通用性难题。
不过在乘用车和出行车辆方面,三亚、南京主要在做的还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给后者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当地政府现阶段更多考虑运营和监管问题,但若想通过商业化运营实现盈亏平衡,单座换电站的负荷率要达到50%以上,而这需要市面上有足够多的同款电池包车型,目前还没有相应政策推动实现。
电池包标准化已成关键难题
作为重资产模式,换电站建设需要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电池储备、运营维护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B端市场尚可通过统一电池包、运营车辆的高使用率缓解资金压力,但电池包规格各不相同的C端市场,将带来极大的运营挑战,车企自建换电站难以盈利,而第三方换电站又不知道用什么比例去投放各类电池包,前进步伐相对保守。
用50%盈亏平衡线计算,单品牌车型不足以达到这一点,需要在车企间推广统一规格电池,解决换电车型规模不足的问题。同时,电池包还可根据尺寸、容量简化为数种标准规格,以应对不同的车型需求。
但这对于车企而言,采用统一规格的电池包,意味着将不再通过电池技术与竞品形成差异,影响高端车型的溢价与竞争力。目前,电池仍是电动车的主要卖点,包括其中的电池材料配方、能量密度、BMS系统、封装模式等。
此外,跨多品牌的通用电池包,还代表将直面底盘结构、安装位置、接口、匹配度等通用性问题,标准化难度较大,且需要在各个车型间做出妥协。
目前,最主流的模式是奥动新能源、蔚来、恒新楚风等采用的底盘装卸整体式电池包,可靠性、安全性和封装工艺比较出色,但标准化相对困难,可能要在适用车型范围和容量之间进行妥协。
伯坦科技、康迪、力帆等企业还提出了另一种模块分箱换电模式,在底盘安装多个小电池包,达到接近大号电池包的续航能力。该模式的通用性更好,易于标准化,布局灵活,还能有针对性的只淘汰单个性能不足的小电池包。然而,这种电池包每个都需独立的壳体,而且因为分散装于车底,对底部设计有更高要求,结构复杂,安全风险也可能更高。
长期前景仍被看好
不论如何,换电模式已迎来近些年最好的发展契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规定,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而且非换电新能源汽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及以下,这将进一步凸显换电车型价格、便利性、可靠性、保值率等方面优势,推动其发展。
与此同时,相关企业也在加速换电站的建设,国家电网计划年内在北京、武汉等地建设100座乘用车换电站,在内蒙、青海等矿区建成10座重卡换电站。奥动新能源、蔚来也通过与加油站等第三方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解决用地和电力报装等审批问题,加快换电网络铺开。奥动新能源计划到2025年完成1万座换电站建设,蔚来将2021年换电站建设目标从500座调涨为700座,而且提前在12月10日完成。
根据方正证券预测,换电模式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2025年换电乘用车销量将超280万辆,换电商用车销量将超50万辆,配套换电站需求约28000座,对应765亿元的市场规模;配套电池需求约55GWh,对应388亿元的市场规模,对应电力收入2168亿元,产业链合计规模约33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