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云知声成首家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负责人表示「先发展业务,再看看」

云知声成首家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AI公司,负责人表示先发展业务

摆在这些尚需输血的独角兽面前的选择并不多:要么倒下,要么谋求上市之路。事实证明,上市之路也并不平坦。申请科创板上市之时,都需要回归商业本质,而盈利和增长是语音AI公司商业化过程中的必要目的之一。

而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仍会关注AI技术特殊性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成本,留意其对公司产品化能力构成的挑战。谁能在上市后开启一番新的天地并拔得头筹,依旧考验着云知声们的技术功底和商业远见。

撰文 | 微胖、力琴

受理108天后,2月19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称,终止对云知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

前一日,云知声与保荐人中金公司提交了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做出终止决定。

对此,云知声总经理黄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先发展业务,再看看」,停止审核主要是公司业务发展的考虑,希望抓紧时间把业务做好。

另据接近云知声的内部人士表示,之所以撤回是出于公司战略发展因素考虑。考虑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经云知声研究后决定,撤回此次科创板上市申请。

上交所官网显示,2020年11月3日受理了该申请并披露招股书申报稿。同年12月1日,云知声收到首轮审核问询函。

招股书披露,云知声此次计划募集资金规模约9.12亿元,用于投入人工智能技术中台建设、面向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平台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后者占比约为16.5%。

云知声成首家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AI公司,负责人表示先发展业务

云知声此次计划募集资金规模约9.12亿元。

云知声不仅是科创板首个递交招股书的语音 AI 企业,也是第一家申请终止公开募股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AI公司。

对于未来是否会继续IPO,上述人士表示,云知声并不会放弃IPO,未来会适时考虑重启IPO的推进计划。

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智能语音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提供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及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覆盖领域包括家电、医疗、地产和汽车。

和所有其他拟上市的AI公司一样,云知声也在努力追求销售曲线的陡峭。2017年至2020年6月,公司营收分别为0.61亿元、1.96亿元、2.19亿元及0.85万元。其中,2018年同比上涨221.49%,而2019年同比增速骤降至11.54%,从侧面反映出生意并不好做。

如果结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应收账款等数据,更能体会语音AI生意的挑战性。云知声应收账款规模随业务规模扩大而不断扩大,报告期间占营收比重已经过半。

与此同时,云知声也未能摆脱较大亏损的命运,公司仍处在烧钱阶段。2017年至2020年6月,云知声净亏损分别为-1.74亿元、-2.14亿元、-2.92亿元和-1.11亿元。累计亏损金额约7.91亿元。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4.63亿元。

和其他AI公司一样,需要持续的研发投资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云知声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07.4%,这一比例要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

「人工智能企业的研发成本目前来看是远远高于很多其他行业的,AI领域至少在这一个阶段之内,都需要不断的研发投入。例如科学家和服务器的成本,以及利率、流片、新研发成本等等。」公司 CEO 黄伟在接受国内财经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目前,高额投入尚未带来实质的正向成果转换。这也是为什么云知声采用第二套上市标准的原因(即,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招股书的风险提示部分提到,「公司于报告期内大幅亏损且预计短期内仍无法实现盈利,未弥补亏损将持续扩大。若未盈利状态持续存在,可能导致触发退市条件。」

从产品矩阵来看,云知声主要产品包括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以软硬一体为主进行交付的物联网语音交互产品,和以软件形式为主进行交付的智能语音工具。

不过,拟IPO企业在报告期产品收入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不多见。数据显示,公司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占主营收的百分比从2017年的96.93%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28.18%,而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0%上升至67.25%。

这也影响到公司产品毛利率,目前低于同行平均水平。2017-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1.41%、24.97%、26.28%。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整体智能解决方案毛利率分别为9.53%、19.65%和18.71%。

事实上,云知声较早耕耘的智能音箱、教育机器人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早已成为互联网大厂兵家必争之地(所谓流量入口),竞争激烈,初创公司也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将经营策略由2C转为2B。而云知声能否之后占领市场,主要还是看其在细分领域竞争力。

目前,地产、医疗和公共社区成为云知声主要发力点。不过,2020年12月,针对云知声在招股书中提到在智慧医疗领域,其语音病历录入系统市场占有率高达70%的表述,科大讯飞曾质疑这一描述的严重失实:

语音电子病历系统是讯飞医疗业务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而科大讯飞在医疗领域的智能语音应用,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营收规模上,均远超云知声。

「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都是关注焦点,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市场数据包括用户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等等,如果这些数据伪造,对企业上市进程和上市之后的市场估值都会造成不利影响。」有分析人士在接受央广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另外,新冠疫情也影响了公司业务。招股书显示,占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收入五成以上的酒店类客户,因入住率下降拖累公司营收水平;尽管在白电市场占有率70%,家电客户库存消化压力增大、新品需求下降导致智能语音模组等在内的配件需求下降。

国内头部AI公司融资犹如竞赛,行业融资记录被一遍又一遍地刷新。从2012年成立至申请上市之前,云知声已完成8轮融资,申请上市时,公司估值约 80 亿元,也是当时估值最高语音 AI 独角兽。

事实上,早在2020年5月,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AI公司已陆续迎来上市潮。机器之心通过统计发现, CV 类公司占多数,而云知声这样的语音 AI 类公司偏少,不及前者半数。

相比CV创业公司,语音 AI 公司上市之路显得更加「艰苦卓绝」。他们成立时间更早,「年龄」普遍高于 CV 类公司(这些公司成立时间短则八年,长则近二十年),但营收和估值均明显低于后者。

语音 AI 跨越可用阶段,基本是在 2016 年深度学习爆发之后。不过,由于语音交互涉及非常复杂的技术链条,包括声学处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音合成等核心技术,比计算机视觉复杂得多,这也很大程度影响到这些公司的商业变现。除此之外,长尾的存在也给AI产业落地带来很大的成本负担,进而导致不可预测的毛利率波动,让这门生意赚不了什么钱。

然而,摆在这些尚需输血独角兽面前的选择并不多:要么倒下,要么谋求上市之路。事实证明,上市之路也并不平坦。申请科创板上市之时,都需要回归商业本质,而盈利和增长是AI公司商业化过程中的必要目的之一。

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们来说,他们仍会关注AI技术特殊性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成本,留意其对公司产品化能力构成的挑战。谁能在上市后开启一番新的天地并拔得头筹,依旧考验着云知声们的技术功底和商业远见。

参考链接:

http://static.sse.com.cn/stock/information/c/202102/f0e6ed50f78d4e7abfe7afadec251bac.pdf

https://ggjd.cnstock.com/company/scp_ggjd/tjd_bbdj/202102/4660609.htm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1-02-19/doc-ikftpnny8247541.shtml

产业云知声边缘计算智能物联网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