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刚刚投下一笔数千万的AI项目投资,由旗下全资子公司完成,希望为自身的应用场景提供更优的人机交互能力。背后的神秘投手随之现身,成立不到半年,投下3家国内创企,它又承载着华为怎样的打法?
撰文 | 寓扬
华为又出手了,首次投资国内的 AI 公司。
昨日,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勃科技」)投资 AI 创企深思考。据天眼查显示,华为的持股比例为 3.67%。
目前,华为与深思考双方均无透露更多信息。
机器之心从业内人士获悉,本次融资刚刚完成,华为向深思考投资数千万,属于战略投资。华为看重深思考的多模态语义理解技术,能与自身的智能手机、智能家居 IoT、车载等场景结合,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这一投资背后,哈勃科技再次成为关注点,它是华为今年 4 月 23 日成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经营业务直指创业投资。据天眼查显示,成立近半年来,哈勃科技共投资 3 家公司,除了深思考外,另两家均为芯片/半导体公司。
华为曾一度明确「不做股权投资」,如今却低调成立投资公司,投资 AI、芯片等领域,这一变化背后又承载着华为怎样的打法与思考?
1 华为为何要投资一家 AI 创业公司?
从工商信息来看,在深思考的股东名单中,新增了华为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其认缴出资额为 48.5639 万人民币,持股比例为 3.67%。
需要注意的是,认缴出资额并非投资金额,它是企业的法定注册资本,可以理解为投资方在企业注册资本中的一个体现。
目前华为与深思考双方均没有就此事发表官方声明,投资金额与投资轮次尚不确定。
但一位业内人士向机器之心爆料,华为本次投资深思考数千万,属于战略投资。结合深思考此前融资情况,据他推算,本轮融资可能为 A+轮。
华为为何要投资一家 AI 创业公司?深思考又是谁?
从官方信息来看,深思考成立于 2015 年 8 月,是一家专注于类脑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的 AI 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的一线 AI 科学家与领域业务专家。
它的核心技术是「多模态语义理解」,主要表现为对长文本的机器阅读理解技术、多轮人机对话技术、对多种模态信息的语义理解技术。深思考的主要落地场景为智慧医疗、智慧汽车、智能家居等。
在「多模态语义理解」上,深思考近年取得以下成绩:
1. 文本自然语言理解与人机对话能力(CCF-2019 机器阅读理解大赛全球冠军,中文语义理解与人机交互领域赛事 SMP-ECDT:蝉联 2017、2018 两届全国冠军,2018 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人机交互创新应用赛」冠军,2018 机器阅读理解大赛世界排名 TOP 1%)
2. 视觉深度语义理解能力(细胞分类精度 99.3%,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高 1%,2017 Kaggle - NIPS 全球精准医学领域竞赛中国内地第一名,2018 AIIA 医学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冠军)
3. 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推出首款医疗专用深度学习处理器 M-DPU)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机器之心,华为投资深思考,更看重其多模态语义理解技术。所谓模态,简单理解就是「感官」,多模态即将多种感官融合,多模态代表了人机交互的方向。人机交互,这也是华为重点布局的一项技术。
另一方面,二者在「技术-场景」上具有协同效应。华为拥有广阔的人机交互场景,比如语音助手、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车载等,投资深思考,可以将其多模态语义理解技术融入自身的生态中,提升产品的交互体验。
2 神秘的华为投资公司,5个月投下3家公司
这一投资事件,让哈勃科技再次成为关注点。隐在华为背后,这一投资公司颇为低调与神秘。
今年 4 月份,华为悄悄成立哈勃科技,注册资本为 7 亿元,由华为 100% 控股,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与总经理均为白熠,经营业务直指创业投资。
「哈勃」这一名称颇具深意,它是著名天文望远镜的简称,是观测外太空的重要的仪器,这是否是华为对投资子公司的寄托?
而投资公司的掌门人白熠,是华为内部的财务老员工,担任华为全球金融风险控制中心总裁,曾担任华为财务管理办公室副总裁。老将出征,可见华为对这一投资公司的重视。
然而关于哈勃科技,除了工商信息外,对外的信息极少,就连很多华为员工对它都了解甚少。华为也告诉机器之心,「关于哈勃科技,公司暂无官方介绍。」它仿佛日常隐匿在华为背后,一出手就是一个「杀招」。
目前可知的是,成立近半年来,哈勃科技共投资了 3 家公司,一家是 AI 公司深思考,另外两家均为芯片/半导体企业——山东天岳和杰华特微电子。
其中,山东天岳成立于 2010 年,核心产品是碳化硅材料,这是继硅、砷化镓之后最新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历时 8 年,山东天岳已成为全球第 4 家实现碳化硅衬底材料量产的企业。今年 8 月,哈勃科技投资山东天岳,占股 10%。
值得关注的是,碳化硅是制造高温、高频、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综合性能较硅材料可提升上千倍,对于 5G 建设意义重大,对于华为争夺 5G 制高点颇有意义。
另一家杰华特微电子成立于 2013 年,主攻功率管理芯片研究,为电力、通信、电动汽车等行业用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目前拥有电池管理、LED 照明、DC/DC 转换器等产品。
一家是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龙头企业,一家是电源管理芯片优质企业,在当今华为遭美国「断供」背景下,不禁让人思考华为投资的逻辑。
3 华为的投资逻辑:小比例持股,重生态培育
在哈勃科技成立之前,华为主要通过内部的「企业发展部」进行投资,并且主要做海外投资,集中在物联网、芯片、云服务等关键技术领域。
比如 2013 年,华为收购比利时硅光子公司 Caliopa,这家企业主要从事数据通信领域的光模块研发,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中心的传输速率。
2014 年,华为在 7 月投资了英国 XMOS 公司 2620 万美元,这家公司主要做物联网领域的高性能芯片设计和生产;2 个月后,华为又以 2500 万美元收购了英国物联网公司 Neul,这家公司主要提供蜂窝物联网芯片和解决方案。
2017 年,华为又收购了两家以色列企业 Hexa Tier 和 Toga Networks,前者是一家数据安全公司,后者主要从事基于软件的系统设计和芯片设计。
可以发现,华为的海外投资多以收购为主,围绕自身的应用场景,布局关键性技术。
在投资策略上,相同的是,哈勃科技依然布局关键性技术与产品,并且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华为自身的应用场景,比如 AI、芯片、云服务等;不同的是,哈勃科技主要做国内投资,且均为小比例持股,比如山东天岳占股为 10%,深思考仅为 3.67%。
从启动国内投资,到相对差异化的投资打法,华为着手培育生态的意味更重。
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华为遭美「断供」的背景下,通过投资的手段布局一些关键性技术,无论从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还是应对当下的危机,都会有更多的自主性。
另一方面,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华为成立投资公司的关键目的应该是构建产业生态。在生态培育上,一个典型的玩家就是阿里巴巴,围绕云服务、金融科技等,阿里投资了大量的生态企业,才有了阿里云服务的规模落地。
面向当下与未来,云计算、AI、5G、IoT 都成为华为争夺的关键点。在刚刚过去的华为全连接大会上,华为公布了自身的整体计算战略,并明确构建全场景算力。
目前华为已经构建了面向移动场景的麒麟系列、基带芯片巴龙系列、基站芯片天罡系列、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AI 芯片昇腾系列、IoT 芯片凌霄系列等,如此广阔的全场景算力,向上意味着更多的技术攻坚,向下意味着更多的业务下沉。华为的生态培育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