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0 日,以色列风投公司 Emerge 在北京召开了新基金 Emerge Fund II 的主题发布会——以色列:创新国度的创新尖兵,发布会上,前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兼首相创新和技术顾问 Avi Hasson 宣布加入 Emerge 担任合伙人,并与 Emerge 创始合伙人 Dovi Ollech 一道推进以色列科技创新公司的发展以及与中国的合作。
左一为 Dovi Ollech,左二为 Avi Hasson
同时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元璟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吴泳铭等,他们一同表达了对 Emerge 基金的支持。
以色列:创新之国
以色列早已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军者之一。
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虽然以色列人口还不到 9 百万,却拥有 3.8 万名科学家;高科技部门贡献了总就业的 10%,经济总量的 15%;全国的研发经费能占到 GDP 的 4.2%,全球排名第一。
科技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人口依赖小,十分适合以色列的国情。
所以,自建国以来,以色列就开始大力发展科技行业,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创新技术应用,你都能看到以色列人的身影,到目前为止,已有多达 10 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涵盖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和化学等领域,而且在美国 NASDAQ 上市的企业里,来自以色列的企业数量位居世界第 3,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如今的以色列已然成为了沙漠中的一片创新绿洲,已经孵化了超过 6000 多家企业。其中包括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即时通讯软件 ICQ(腾讯 QQ 的灵感来源),以及去年被英特尔 153 亿美元收购的无人驾驶技术领导者 Mobileye。
数据显示,从 2005 年到 2014 年,平均每年有约 86 家以色列公司被巨头收购。
在以色列的创新中心特拉维夫,每 431 人中就有 1 人在创业,每 1 平方公里就有 19 家创业公司,是全球人均创业者最多的城市,被誉为仅次于硅谷的创业圣地。
特拉维夫的高科技地带,「硅溪」
战争也是一个推动以色列成为科技大国的关键因素。以色列的建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虽然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基本奠定了以色列今天的版图,但国土仍处于群狼环伺之中,为了不断加强国防实力,以色列实行了全民服兵役制度和「塔楼」计划。
身上缠着皮带的士兵正在看笔记
「Talpiot(塔楼)」计划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由来自希伯来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提出。
在这个超级精英培养计划中,军队每年从全国顶尖高中生的 2% 中挑选合适的人,进行长达 41 个月的训练。一旦入选,这些士兵需要签署延长 6 年兵役的协议;而在进入培养计划之后,这些兵士除了最基本的军事基础训练之外,还被要求加强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学习,以领悟「军队和科技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结果就是,以色列军队不只战斗力强,创新和应变能力也很强。
360创始人周鸿祎曾于2013年去以色列考察,他在博客中写到,一个以色列投资人在当飞行员的过程中为了躲避导弹,发明了回字形的绕行方式,这个小发明让他在参战时成功地捡回了一条命。
「以色列军队是世界上最好的孵化器。」他说。
现在,以色列本国研制生产的无人机、预警机、航空电子设备等装备,性能已经位居世界先进水平,而且这些军工产品和人才,大部分还会被用来反哺民用,又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产业的进步。
除了军队,以色列政府本身也一直在鼓励国家科技发展。
在以色列的科技创新发展史中,出现过两次创业热潮,背后都有政府推动的影子。
1993 年,以色列政府推出「YOZMA」计划。如果一家科技公司获得了国际风险资本投资,政府将为其提供 1:1 的配对资金支持。这个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以色列中小企业的崛起,短短几年间,以色列的创业公司就从 100 家增长到了 800 家。
2000 年之后,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以色列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互联网发展停滞期,政府为了鼓励创业,推行了新的孵化器计划,每年会在全国甄选出来的 20 个孵化器机构内对 100 个项目进行投资。经过这轮「刺激」,到了 2005 年,以色列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科技创业热潮。
除了经费,以色列政府还在海法、赫兹利亚等地区开设了高新科技园区提供场地支持。每年定期举办圆桌会议,吸引外商投资和合作。拉赞助一直是以色列政府的强项,其总理通过出访美国和中国为本土企业带去了很多订单。
比如说特朗普要在墨西哥边境修的那堵墙,就让传言中要为这个项目提供传感器和指挥控制系统技术支持的 Magal 公司股票大涨;特朗普要增加国防支出和军事预算,这对大型无人机和头盔系统供应商 Elbit 来说也是利好。
席地而坐的以色列白领
搭建中以科技沟通的桥梁
前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兼首相创新和技术顾问 Avi Hasson
Emerge 公司总部就位于以色列的创新中心特拉维夫,由 Dovi Ollech 在 2016 年创立,他曾在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任职,第一期基金 Emerge Fund I 也成立于 2016 年,总募资额达 5000 万美金,投资人主要为中国 20 几个中国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包括徐小平、张颖、傅盛、周航、何小鹏和招商局集团等。
Emerge Fund I 的历史投资组合包括 Crosswise,Aidoc 和 Cognata 等。Crosswise 的数据分析平台帮助公司从跨设备广告、内容个性化及分析中实现利润最大化。该公司在 2016 年被美国甲骨文公司以 5000 万美元收购。
Aidoc 开发了一款高级医疗成像软件,其产品利用人工智能好技术驱动,帮助放射科医生分析医学成像和患者数据。据了解,该项技术已经部署了超过 16 家医院,全世界 50 多个医疗中心,大多数是美国医疗机构,比如耶鲁医学院之类。目前,中国的一家具有领导地位的保险公司也考虑在其所属医院内应用该技术。
Cognata 则开发出一项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模拟平台,它能够帮助汽车公司测试并完善其自动驾驶系统。目前 Cognata 已经拿到了德国奥迪汽车的一份几百万美金的协议,同时,包括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百度以及车和家等在内的中国车企也对其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次发布会上推出的 Emerge Fund II 拟募集 1 亿美金。
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和以色列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不少,Emerge 也不是第一家有中国背景的外资投资机构,但是帮助初创科技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机构之前基本没有。
所以,相比其他风投,Emerge 的优势就在于:我们能帮你更好地打入中国市场。
虽然以色列科技创新企业众多,但是真正成长为大公司的却很少。
以色列知名风险投资人 Jon Medved 就曾经表示,「我自己创办或者帮助创办过 60 多家公司,规模都在千万或上亿美元,从未达到十亿美元。」
鉴于本土人口和市场规模的限制,「出海」将成为以色列企业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以色列角度来看,本土市场不够大,中国的市场规模非常可观,我们非常的重视,所以,未来将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市场的开发。
为什么这么关注中国市场呢?因为对于以色列企业来说,如果想要做的更好,需要开发新的市场,如果来看一下世界的趋势,我们会发现以色列企业非常清晰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机遇,但是以色列企业需要找到恰当方式挖掘中国市场,因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不够多,它的没有办法抓好这些机遇。我们看到现在双方关切利益正在不断的增加,包括政府之间的合作等等,这些事实上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双方的互相了解,但是如果缺乏一个沟通的平台,双方之间的对接还是会产生问题。
另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个要素会进一步推动这个流程,也就是更多的中国技术,中国科技公司不断在全球范围之内收购企业,我们看到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比方说马云先生几个月之前就去到以色列,阿里巴巴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这个趋势。」Dovi Ollech 在会上表示。
而Emerge 就是这个沟通的平台。
在场的中国投资人也纷纷表达了赞同,「我们本身是聚焦中国的投资,但同样的以色列有非常多优秀的科技公司。中国大公司有可能会作为以色列技术未来的买家,也有可能作为技术承载方,打通技术跟市场的结合。」经纬合伙人张颖说到。
其实在资本和技术的合作之外,我们更希望看到的中以企业家们在精神上的交流。
就像元璟创始人吴泳铭说的那样,「(以色列)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很神奇的民族,整个人群智商也好,自律也好很像中国人,很多方面和中国人有相似之处,对于做生意渴望,对于事业的勤奋,对于教育的重视,和中国人有相似之处」。
其实这种相似的精神内核就是:即便没有资本,没有技术,只要肯创新,肯实干,在沙漠上也能创造出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