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用,过年回去要问你们到底体验怎么样。」
他们听了很兴奋,以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高科技产品。
然而事实却是……
1、语音交互太重要了,是人机交互入口,是刚需,是未来!(还有很多撕心裂肺的比喻,就不写了)
2、家庭是智能音箱最重要的场景。陪伴老人,教育小孩…家庭,家庭,它是家庭的重要一员!
3、智能家居的控制中枢。一句话唤醒所有电器!
「空巢老人必备?大概我们还不够老。嘿嘿。」
先从第一点说起。
的确,用说的方式比用眼看、用手点要快得多。但是老爸却认为,对于退休在家的老人来说,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
他们的习惯是,有什么不懂的直接查电脑、查手机,比「用一种怪异、不自然地语调去问智能音箱要快得多。」
「直接用手机查挺快的。问音箱时老觉得声音很不自然,而且很多东西音箱都答不上来,太费劲儿了,」老爸吐槽道。
第一个问题来了,年轻人喜欢的那些功能,老人会喜欢吗?
答案就是,智能音箱最常用的「设闹铃」「听音乐」两项功能,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
设闹铃?老人天然的生物钟会让他们不等天亮就自动清醒(等你老了就知道了,越老睡觉的时间越少)。这个功能对他们来说基本形同虚设。
听音乐?虽然酷爱草原音乐(听说这是油腻男人的依据之一)的老爸表示音箱的曲库还是蛮丰富的。但是!他对音质要求极高。因此…
老爸:「音质太差了这也。音量一调大,就劈叉了。公放音乐这个不能忍。」
我:「想想不到 100 块,音质不可能太高,不要太挑剔了。」
老爸:「所以说,这东西是给年轻人玩的,你们可能觉得只要能对话就无所谓。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喜欢听音乐的中老年人,还能不对音质有要求?
你可以再买个你之前说的,亚马逊的那个什么,和谷歌那个什么一起带回来试试。看看国外的怎么样。」
我:「……」
有意思的是,有个功能在过年期间很适用。
初一过后,老妈每次在家招呼客人,都会先让音箱打个招呼:
「亲爱的,拜个年吧」「亲爱的,客人来了,打个招呼吧!」
通常情况下,音箱「卖萌」的拜年方式还是挺招人喜欢的。
「老花眼看不清书了,这个直接一喊『第几章』就开始播,倒是挺方便。」
然而,与内容源相对一致(市面上很多音箱接的都是喜马拉雅)的有声书相比,新闻内容让他们感到非常不满意:
「一个是分类不明确,时政新闻里有介绍游戏的,科技新闻里有介绍书的。
第二个是新闻实时性不强,很多新闻都是昨天的,而且一会儿来自微博,一会儿来自乐听头条。
第三个是重复播放新闻。譬如台湾地震的新闻,竟然播了 4、5 条!除了来源不一样,内容重复实在太多。」
(可以说老爸老妈的试用报告真的非常认真了…)
为了验证他们的体验的确属实,我再次唤醒音箱,让它播放时政新闻。
确实,除了有很多前天及昨天的旧新闻,播放的内容还包括「王源成为某杂志专栏作者」偏文化及娱乐讯息。
此外,老爸老妈还嫌弃音箱「懂得太少」。
老爸喜欢做饭,但是问了音箱几道菜谱,它只会答一些简单的大众菜,而且声音没有起伏没有停顿,「听着有点乏味无趣」。
而老妈因为酷爱养生,经常要捣鼓些蜂蜜、阿胶之类的东西,因此她也问了音箱关于「如何辨别蜂蜜好坏」等问题。而答案显而易见,它根本答不出来。
「还有吃药!」这是让他们对音箱失去好感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几天老爸病毒性感冒,发烧了好几天,他躺在床上问智能音箱「感冒应该吃什么药」。它要么就直接陷入「沉默」,要么直接用「卖萌」来表示自己不知道。
「啥都不会,就知道卖萌。还是不如上网找搜索好用。」
对于老人来说,健康、娱乐、养生似乎永远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因此,建议专攻老人市场的音箱厂商,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周末早上 9 点播出的《夕阳红》节目。
首先,你家的其他电器必须是智能的;
其次,你的智能家电必须支持这款智能音箱的连接协议(这就是各个音箱与智能家电的封闭生态圈,很无奈)。
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让智能音箱变成中枢控制器,就必须买它指定可以连接的电器。
说实话,我家里也有其他类型的智能家电,然而却并不支持这款音箱的连接协议。所以,又得重新买?
老妈兴奋地表示,如果家里的家电都能通过音箱语音控制开关,那她必然会把音箱认作是刚需。
「我们老了动不了的时候,肯定愿意一句话关掉家里的所有电灯啊。这个不错。」
而老爸也表示,「一点都不介意」我把家里的智能家电全换成跟智能音箱配套的。不过…
「即便能连家里的灯和空调,你还是要换个音箱,这个除了音质受不了,完全噪音外,半夜还突然发疯说胡话,吓得我们从床上掉下来。」
「这是误唤醒了,的确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我解释道。
「它不仅半夜说,而且打开电视时也插嘴,有时候我们说两句话它也突然插嘴……%¥#&@@……」
因此,他虽然对这个智能音箱不太满意,对那些便携式智能音箱(拿在手上的)智能耳机也不感兴趣。但却突发奇想,觉得音箱如果这样创新未必对老年消费者没有吸引力:
「你给他们提个意见!在音箱底下装俩轮子,或者装 4 个轮子。可以跟我屁股后面跑,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
你看好几间屋子,每间屋子放一个智能音箱没必要。还不如它能跟着我一直走走停停。」
在假期快结束时,我一边记着老爸老妈对智能音箱的一箩筐评价,一边决定,还是再买几个智能插排和电灯寄回来,然后再开第二轮吐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