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冻或不冻,科幻是否照进现实

未来的我们将面临怎样的生活,这一直是困扰人类的终极思考之一。近日,重庆女作家将自己的大脑冷冻起来,期待50年后的科学进步可以把自己复活的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此次事件中的女作家杜虹是《三体》的编审之一,也是《三体》的读者。刘慈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她的祝愿,他也说从冷冻状态「复活」面临着的巨大技术障碍,这个技术障碍可能在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后被克服,也可能永远无法克服。毕竟,科幻小说是文学,跟现实不是一回事儿。
早期科幻的冷冻想象:从《弗兰肯斯坦》到《奇异的故事》
把人体冷冻,将希望寄托在科技的进步之上,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之后把人复活,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新鲜。玛丽·雪莱的成名作《弗兰肯斯坦》可能就是这一构想最初的雏形;而在19世纪末期,已经有科幻作品提到把人体冷冻的构想;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幻小说家尼尔·琼斯在他的作品《奇异的故事》中,讲述了一位叫做詹姆斯的家伙死后遗体被发射到太空,由于太空的冰冷以及真空,大脑得以保存;数百万年之后,另外一些智能生物将他的大脑接到了一个机器制作的身体上,这个叫做詹姆斯的可怜鬼便因此死而复生。 微信1 将自己冷冻,以便亲眼看到更加昌明的未来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大家或许在童年曾经收集过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并把它们做成时间胶囊留待后世,把自己冷冻等待一个未知的未来,这样的想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无异于将自己放进一个时间胶囊——其实这也是目前人类科技(看起来)可能达到的,唯一可能接近于时光机的装置。不过,人体冷冻技术与我们惯常认为的时光机相比,它所做的时间旅行是漫长而又不确定的,前路充满了恐惧与未知,同时,又有着令人着迷的浪漫情怀。
太空漫游的「冷冻舱」标配 从《太空奥德赛》到《星际穿越》
[caption id="attachment_4068"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3"]微信2 《三体III》[/caption] 严格意义上来说,新闻里的重庆女作家并不是在存活的状态下便自己冻入冷冻舱,等待漫长的休眠。从生物学原理上来说,被放入冷冻舱的躯体或者大脑,其实已经「死去」了,在这种情况下等待复活可能是相当具有风险的事情。中国读者们最为熟悉的《三体》系列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男主角云天明被诊断出身患绝症之后,就接受了类似的手术,将自己的大脑冷冻,被火箭发射向未知的外太空。我想,要是这枚大脑有意识的话,它大概会跟David Bowie 的成名曲《Space Oddity》里面所唱的那样,感受到「此时此刻,我呆坐在个铁皮罐头里面,世界越来越远。地球如此蔚蓝,但我却无可奈何(For here am I sitting in the tin can far above the world. Planetearth is blue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一样的无力感吧。 不过,将人类的遗体或者器官保存下来,冷冻休眠等待复活其实并不是科幻作品中类似题材的主流。在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作品之中,人体冷冻更多情况下是将活生生的角色放入冷冻舱,进入休眠状态,并静静等待休眠时间的结束。 [caption id="attachment_4069" align="aligncenter" width="1920"]微信3 《2001太空漫游》剧照[/caption] 在科幻作品中,冷冻舱最为普遍的作用,无疑是消磨漫长的太空行程。在阿瑟·克拉克的不朽名作《太空奥德赛》系列中,人体冷冻技术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库布里克据克拉克作品改编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超级电脑HAL9000就趁着大卫·鲍曼出舱营救弗兰克·普尔之时,屠杀了3位在冷冻舱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科学家,这也成为影史上的经典片段。1968年的电影《人猿星球》中,主人公在约七百年的冷冻休眠之后,降落在了由有智慧的猿人所统治的一个星球之上。电影《异形》中,人们从冷冻舱中醒来,引发一系列的事件,在影片的末尾,幸存者们又仓皇地逃入冷冻舱。去年大热的电影《星际穿越》里,反派曼恩博士更是在发出假信号之后,把自己冷冻起来等待救援。在一切关于太空漫游的故事中,人体冷冻技术几乎已经成为标准配置。 [caption id="attachment_4070"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星际穿越》剧照 《星际穿越》剧照[/caption]
「非常规」的复活与穿越:从《人鬼情未了》到《机械战警》
除了冷冻舱之外,其他「非常规」的跨越时空的「冷冻」在科幻作品中也不罕见。早在1937年,美国作家纳特·沙克纳就有一部中篇小说《过去·现在·未来》描写了类似的情景:古希腊贵族克里奥恩利用智者的教导方式,制造了一种气体让自己沉睡,等待1万年后的未来;2000年后,一位美国人山姆进入了他的金字塔也被气体迷昏;一万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克里奥恩和山姆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度,费尽千辛万苦终于逃出。1992年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电影《天荒情未了》,则讲述了一位空军飞行员由于爱人遭受意外,借助朋友的研究,从1939年一直昏睡到1992年。而我们熟悉的漫威电影《美国队长》系列里面,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同红骷髅搏斗时跌入大海,在海底长眠数十年;他的队友巴基·巴恩斯在二战中遭遇意外同样被冰封,解冻之后一度沦为九头蛇组织的打手。 [caption id="attachment_4071" align="aligncenter" width="640"]《飞出个未来》剧照 《飞出个未来》剧照[/caption] 还有一些作品里面的冷冻案例纯属意外: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作品《进入盛夏之门》里,主角发明家丹·戴维斯由于卷入阴谋,在冷冻舱中度过了30年的岁月,意外的发现未来的世界中有大量自己构想出发明,于是用时光机器回到过去改变——或者说「修复」了历史。90年代的科幻电影《机械战警》里,主人公便是被判处70年冷冻的警察。由于他的老对手越狱为非作歹,他被提前解冻,回归警队效劳。美国搞笑科幻动画片《飞出个未来》里,主人公菲利普·弗莱莫名其妙地在2000年新年的前夜被冷冻了起来,并在1000年以后的2999年被解冻复活,开始了一系列神奇的故事。
科幻照进现实:此时的想象,未来的见证
通过将自己冻结,等待时间的流逝,用自己双眼看到未来的世界或许足够吸引人。但另一方面,人体冷冻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问题。首先,未来是未知的,数十年或数百年后的世界可能并不能被接受冷冻的对象所适应,一个年轻的「老古董」势必会在全新的世界里遭遇立体的代沟,更不用说,战乱灾难等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其次,至少从现在来看,科学技术还不能保证人类的脑组织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冷冻之后,能够完好无损。《美国队长》中的「冬兵」巴基·巴恩斯在被解冻之后,被发现记忆出现了断裂——在科幻作品中尚且如此,谁又能保证现实中一项全新的技术能够完美无暇呢? 人体冷冻技术在伦理学上当然也要经历考验,一个壮年就被冷冻的人恐怕很难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垂垂老矣的儿孙;而生活在不确定的未来,又有谁敢说不会遇上(甚至爱上)一个跟你有着相似的DNA的人?更不用说多年以后,冷冻公司毁约、倒闭一类的事情发生了。当然,在人体冷冻与复活的医学框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的今天,谈这些问题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无论如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体冷冻技术仍然是科幻作品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项曾经神奇的技术总有一天会「科幻照进现实」,它为人类带来的困扰和奇迹需要期间的我们及后来者为此写下注脚。而人类曾经书写的这些关于冷冻人类的想象,是科学文明发展至彼处的预言与见证。   本文原载于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授权转载。作者风蚀蘑菇(来自十五言)。 [caption id="attachment_4073" align="aligncenter" width="232"]扫一扫可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扫一扫可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caption]
入门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